新闻资讯

联系方式

广东凯力船艇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0769-88280191

传真:0769-88280192转802

邮箱:k-link@vip.163.com

地址:东莞市麻涌镇大步工业大道西

Location:Home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东莞造船”出海 产业链条待建

Updated:2011-9-1 Large Small
Share:

      拥有悠久造船历史的水乡麻涌,借现代造船业勃兴之机,正积极酝酿着一条属于自己的复兴之路.

      随着造船业航母中远船务入驻,民营资本抢滩登陆,麻涌新造船出海拉开帷幕。然而,在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一致看好东莞造船业的前景时,造船企业们却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一片尚未开发的荒地上。在东莞造船,从原材料到造船人才的配套皆尚待完善。

      麻涌造船业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东莞在产业转型升级之际,发展一些新型产业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麻涌某造船厂内,正完工出厂的船只

 

 

扬帆

如果把以麻涌为发展主力的东莞造船业比作一艘大船,那么如今,这艘大船已经扬起风帆,起锚开航了。

 

麻涌造船重镇雏形初现

 

619,广州南沙万人空巷。

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新埔洋号,带着我国首艘自行设计的荣誉标签,满挂彩旗,停泊在广州龙穴造船基地。

在记者们的长枪短炮的见证下,新埔洋号宣告结束华南地区不能建造10万吨以上大型船舶的尴尬历史,各界目光再次满怀期待地聚焦珠三角船舶装备制造业。

 

新埔洋号顶部是总重达896.7吨的银灰色上层建筑,很难想象,这套工艺复杂的上层建筑由东莞麻涌——东莞凯力船舶有限公司,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船舶配套企业建造,且仅仅耗时3个月。

华南地区船配企业制造的最大舱口盖,也是出自麻涌——东莞凯力船舶有限公司,这填补了华南船舶配套工业在该领域的空白。一名资深业内人士在《中国船舶报》分析指出,麻涌已具备打造船舶相关装备制造配套重镇的雏形。

在麻涌,凯力船舶并不是最大的造船相关企业。它主要致力于中小型多功能船舶建造,船舶主体和上层建筑分段制造和船舶配套设备制造等重型工业。但这样一个民营造船企业,却能与中国最具实力的修造船老大中船集团公司拜起把子,结盟成为战略伙伴。

正是依托麻涌独特的地理优势,我们才得以迅速发展。凯力船舶董事长钟永强毫不讳言,仅两年时间,凯力船舶在麻涌的年用钢量已达到5万吨,已具备2万吨/年的舱口盖制作能力。

让这家民营企业取得如此成绩的幕后推手,就是麻涌的地理优势和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

熟悉东莞水乡历史的人不会忘记,麻涌曾以造船业闻名。

上世纪80年代,东莞陆路交通网络尚未完善,水乡人出行、运输基本依靠水路,木船木艇供不应求。河涌交织的麻涌,适时顺应了人们对船的寻求,发展成为造船业中的佼佼者。

从一米多宽的小木艇,到装运香蕉北上木船,再到水泥浇船,麻涌本地造船业传承着悠久的船舶修造史。那时候,你问问来往东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船老板,十有六七会告诉你他的船是麻涌、道滘造的。熟悉东莞造船的一名业内人士说。

遗憾的是,上世纪80年代后,在整个珠三角发展三来一补的大潮下,陆路运输成为主导,船只需求急剧下降,使得东莞传统造船业陷入停顿状态,一度空当二十年。

在东莞,当人们日渐遗忘这段辉煌的造船史,当木船日渐变成一种居家摆设,造船梦却突然被唤醒。20089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发布了《东莞市加强与周边地区产业合作规划》的初步规划方案,为麻涌造船业的复兴埋下了伏笔。

这只是麻涌造船业复兴之路的开端。麻涌造船企业承接了类似的工程后,东莞造船业的影响力将逐渐得到业界的关注。以后我们造船业的机会会慢慢多起来。麻涌镇外经贸办相关负责人在谈论这两年该镇造船业发展时表示,现在的成果仅仅是麻涌新造船出海征途的起点。

 

中远入驻开启复兴之路

 

麻涌造船业的复兴,始于中远船务的入驻。中远船务舍弃黄埔而取道麻涌,在业内人士看来是一种必然。

驶进麻涌大盛村,停满岸边的巨型船舶在数百米外便能看到,敞阔的工地上堆满各种原材料。中远船务的船坞上,正在焊接中的庞大船舶骨架呜呜的船鸣声,容易让人产生海风正扑面而来的幻觉。

中远船务负责人称,中远最初仅是在大盛村租用东江边上的一块空地,进行简单的船舶修造。租借过程中,中远船务越发觉得仅仅租用土地已经难以满足自身战略部署,立足麻涌的想法开始萌芽。

200712月,广州中远船务正式更名为广东中远船务,并把部分子公司注册地和生产基地打包迁到麻涌,投资10亿元成立东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逊生对东莞造船历史如数家珍。他记得,上世纪80年代,道滘、麻涌等水乡地区的造船工艺已相当先进。当时道滘造船厂能够造出乘坐数百人的客运船,而那时中远船务还没有诞生。支撑这段辉煌历史的,除了传统工艺,还有麻涌得天独厚的海岸线。中远船务选择麻涌,使其一下子拥有了600多亩造船工场和300多米岸线。

海岸线是船舶制造不可或缺的资源。这些海岸线价值不可估量,是造船企业争夺最激烈的资源。

中远船务集团总经理王兴如曾对媒体一语道破天机,中远船务进驻麻涌,主要还是从企业的发展需要出发。东莞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政府服务,同时麻涌毗邻广州,良好的地理优势能为中远船务集团打造造船、海洋工业基地建功立业。

中远入驻麻涌后很快交出第一张成绩单。今年4月,中远制造的5.7万吨散货船凯斯轮出坞。这艘目前华南地区成功建造并交付使用的最大吨位散货船,船长189.99米,型宽32.26米,属散货船中的巨无霸

据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中远现阶段主要建造6万吨级左右的散货船,除凯斯轮外,已经以加工贸易方式开工建造船舶8艘,开设加工贸易合同8本,计划年内完成4艘船舶的建造及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在麻涌投产的项目,正是中远船务最有竞争力的优势项目,其中包括灵便型船舶的建造、大型远洋船舶的修理与改装、海洋工程的制造、钢结构制作等。

这些重点项目,将是中远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支撑。按照中远的规划,2010年前后,东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将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中远船务也有资本成为华南地区最大修造船企业的有力竞争者。

 

民营船厂与大鳄抢滩

 

显然,东莞船舶制造业复兴之路的开启者远不只中远船务一家。

在中远船务入驻麻涌的同时,一些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家也开始重新审视东莞造船业的发展,布局造船业,与大型国企中远船务一起抢滩麻涌。

现代船舶制造公司总经理萧成东便是其中一名试水先行者。

当年造船的很多都转行做其他生意,很少会想到再造船。”2007年,从事采沙生意积累一定资本后,潜藏在骨子里的造船情结与对麻涌造船业未来发展的研判,让萧成东突然决定重走麻涌先辈的造船路。

萧成东一下子卖掉了原来经营的4条采沙船,投入数千多万资金在大盛村开炉造船。

开设船厂,源于萧成东对采沙行业的深入了解。据统计,在珠江口采沙、运沙的船主约80%为东莞人,其中又有60%是麻涌人。萧成东说,自80年代后,采沙船、运沙船在东莞已经极少生产,但不等于没有市场需求。在东莞造船空白期内,采沙船、运沙船的船主主要委托番禺、南沙的企业生产。萧成东判断,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类似采沙船、运沙船等工程机械船的需求,还会持续增加。以麻涌的造船历史和地理优势,这里的造船业前景相当可观。

与中远不同,现代船舶只是民营企业,但现代船舶的产品定位相当明晰。从2008年算起,现代船舶已经建造了82000吨至5000吨的工程机械船,海洋比陆地大,各种船只都有需求,我们和中远几乎没有竞争,各有各的市场。

两年发展,现代船舶已有200多名工作人员,在建船6条,其中5000吨的集装箱船1条,运沙船、散货船各2条,平底采沙船1条,可谓发展神速。现代船舶是东莞第一家能造出5000吨集装箱船的民营船厂。另有一艘1.65万吨的船只已规划建造,这将会刷新东莞民营船厂建船吨位新高。萧成东说。

不得不提的是,造船业拥有相比其他轻工行业更高的利润。由于投资周期长,抗短期风险性也相对较好。金融危机下生意肯定有一定影响,但金融海啸并没有吹翻造船业,哪怕是民营企业。去年中远的订单是稳中有升,我们正按部就班进行生产。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建军说。

尽管到现在资金仍有些紧张,但萧成东说,他已有计划在麻涌兴建第二家船厂,他的终极目标是建造10万吨的船只。

 

远洋

 

扬帆出航的东莞造船业,要想在大海上航得更远,还需风的助力和持续的补给。

 

从原材料到人才的配套稀缺

 

随着东盛、凯力、至信等与造船修船相关的民营企业云集麻涌,麻涌已然成为华南地区船舶企业的配套重镇,中船龙穴、中船黄埔造船、广东中远船务等大型船舶企业均通过该镇的配套企业进行简单的装件和分段。

然而,尽管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一致看好东莞造船业的前景,但是由于造船业的长时间断档,当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船舶制造业回归时,造船企业们却发现他们仿佛置身一片尚未开发的荒地上。在东莞造船,从原材料到造船人才的配套都需要加以完善。

早在20089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就发布了《东莞市加强与周边地区产业合作规划》(下称《规划》),三个新工业增长点,造船业位列其一。《规划》提出,东莞市将重点发展制造业,承接周边地区大型项目的辐射。在重化工业方面,着力从广州、深圳、惠州、佛山、珠海等城市吸引一批造船、石化、汽配等大项目进驻,力争在20092015年使这三大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20%。

按照《规划》,东莞市政府的发展路径十分明确,即通过引凤筑巢来带动东莞工业向适度重型化发展。

不过,本土造船企业均表达了他们的深层忧虑:发展造船业不应该只停留在宏观导向上,而是需要更多更详细的规划和具体措施。而这些规划和措施,显然不能仅仅由镇街政府来完成。

在东莞两年,我们连造船所需的一颗螺丝钉、一个闸门都需要到江浙一带采购,本地的相关产业配套水平相当不理想。空白的产业配套,让周建军十分头疼。

萧成东也遇到同样的问题,目前钢材等大型原材料别无更好的选择,只能去柳州、武汉等外地钢铁厂提货,一些精密的造船零件需要远赴宁波、通州选购,很多小配件,我们也还要到中山、番禺去拿货,这令我很纳闷,为何东莞的制造业这么发达,造船配套却如此滞后。

除了零件,还有技术人才。众所周知,掌握关键技术是造船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民营造船厂之所以能在麻涌重新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造船技术人才的流动性增强。

诚如萧成东所言,本土的造船技术人才依然相当稀缺,以致该厂的大多数工序只能采取外包形式,这样的生产模式显然是存在极大隐忧的,问题出现时可能影响的不仅仅是企业的产品质量。

造船人才可以慢慢培养,生产所需的部分零件如果精密度高,本土不能生产,我们也可以从外面进货。但一些小部件,如果东莞本土企业能够提供,我们还是会选择本土企业。周建军举例说,连接麻涌与广州开发区的大桥,限载重为20吨,这意味着很多大型部件不能采用陆路运输,如果本土企业能够做好配套,结果将是双赢。

 

期待规划细化带动民间投资

 

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到4新埔洋换一架波音飞机。这无疑是我们产业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的最好体现。一位船舶制造业内人士分析,只要坚持产业升级转型的正确方向,产业配套的暂时空白,其实是意味着更大发展空间和更多商机。

麻涌外经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未来将围绕造船、修船和海洋工程等产业,继续鼓励支持造船等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逐步形成大型装备制造业产业群,现时麻涌离目标中的大型装备制造业产业群尚有距离,但发展前景毋庸置疑。

该负责人称,造船装备制造业已被确立为麻涌镇的三大龙头产业之一,且发展势头健康向上,“2008年,中远船务产值为23.8927亿元,预计今年,这些造船企业产值还会继续上升。

尽管造船及造船相关产业有着令人羡慕的高产值和高利润,但其门槛也相对高。例如,造船的原材料,小到螺丝、螺母、涂料,大到钢板、电机、大型锻件,这些必备原材料都有其特殊的防潮防腐等要求,必要有专门的材料制造商来生产。造船业的高标准,限制了一些想进入的企业。这也是目前东莞提升造船产业配套完整性的一大难题。上述专业人士说。

从新的产业的起步到完善发展的这段距离,正是企业梦寐以求的机遇期,造船配套将为东莞带来巨大的产值。但造船的产业配套空白,对于发展了30年以出口为导向的轻工业的东莞而言,确实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的。东莞市现代经济研究会会长何先义认为,造船业现在面临的情况,也是东莞经济的升级转型的一个缩影。

之所以空白,是因为还没有人去做。而他们不去做,是因为现在造船业的链条及具体需求在东莞尚未明朗。萧成东说,东莞民间资本丰富,只要政府完善规划,为造船业提供相应扶持政策,民间资本定会闻风而动,市场需求、高回报,这两点足以形成一双无形的手,推动民间资本投身造船业市场。

 

赛航

 

面对发展相对成熟的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新兴的造船业城市,东莞还需考虑如何在这场航赛中后发制人。

 

错位发展融入珠三角产业链

 

当然单纯依靠本地的力量和资源进行配套,从速度和质量上都将难以尽如人意。何先义分析认为,在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完善上,东莞可以从长三角的发展中找到启发。

资料显示,2006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总产值保持在900亿元以上,占全国船舶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近60%,平均每年产值的增速近300%

而长三角的发展经验就是采用了6种技术合作和转移机制,即船舶设计合作模式、配套设备分工合作模式、船舶工业园区模式、学术技术交流机制、人才引进机制、先进造船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引进机制。

在珠三角地区,从广州南沙、番禺,到中山和江门,造船业的发展都被提升到了政府规划层面。这为东莞依托地缘优势对接中山和江门提供了可能。

今年发布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中山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加快推进船舶项目建设的任务。在江门,新会区被中国拆船协会命名为中国(新会)船舶拆解基地”,并逐步形成造船-修船-拆船-轧钢以及船务配套等上下游产业链完整的船舶产业基地。

很显然,环珠三角造船业的布局已具雏形,下一步的关键便是如何在科技合作模式与技术转移机制上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打通整个区域的产业链,形成区域内的产业集群。

东莞造船业及造船配套业显然不能靠自己单打独斗。何先义指出,东莞必须紧紧依靠珠三角,与众多兄弟城市联合,进行错位发展。

广州原副市长刘锦湘对东莞造船业发展的观点与何先义不谋而合。这位曾分管广州工业多年,熟悉黄埔、南沙等造船基地情况的老领导,对广东造船业有着深刻认识。他说,华南地区的造船工艺一直领先。后发制人的东莞能否突围,关键还是取决于如何定位。

在刘锦湘看来,往后大型造船国企的主攻目标,将是大型运输船只和军用船舰,而我国目前最需要的,却是航行内海内河为主的普通货船和工程机械船。这意味着,这些普通货船和工程机械船都将会由民营造船厂生产,大力发展造船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刘锦湘表示,东莞有着无可比拟的海岸线和民间资本,麻涌作为东莞发展造船业的桥头堡,可以尝试发展游艇、内海中小船、渔船、挖淤船等船只开发生产,与大型船厂错开竞争。我指的错位竞争有两点,一是发展造船的错位竞争,二是产业配套的错位竞争。当定位明确,和周边城市错开发展,建立、完善造船配套产业链也就相对容易。

 

 

来源:东莞阳光网

 

http://www.mysteel.com/gc/cjzh/zchy/2009/07/08/090129,0,0,2045416.html